欢迎光临新疆新闻报!

今天是 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两部门发布风险提示,防范假慈善真诈骗

12月18日,从民政部官网获悉,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联合发布风险提示,警惕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两部门表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隐蔽性强、扩散范围广、资金转移快、打击难度大等特点,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损害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慈善事业的形象,需要进一步加大慈善领域反诈宣教力度,提高社会公众识别防范相关骗术的意识和能力。

在列举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既有以“捐赠返现”“捐赠返利”“配捐”“投流”“公益理财”等名义实施的诈骗,也有假借国家机关名义,声称拥有所谓巨额资金并计划通过某慈善组织进行捐赠,再返点或回流给“居间人”的欺诈行为,还有利用大病患者急于获得资助或捐赠的心理,以掌握某基金会“配捐”项目、“投流”项目或“公益理财”项目的名义,辅之给予高额回报的虚假承诺。

如何识别防范这些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慈善捐赠的核心本质在于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任何声称通过捐赠可以获利的,承诺大额捐赠并要求预付费用的,社会公众都要提高警惕,避免因“天上掉馅饼”的诱惑而上当受骗。

社会公众在向某组织捐赠前,可以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查询该组织是否是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慈善组织、是否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等信息。面对一些“捐款”链接时,应当加强对相关银行账号等信息的核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新疆新闻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这么多黄金!莫不是遇到了诈骗?”12月19日中午,台州天台的叶女士拆开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快递——金戒指。可眼前这一幕让她惊呆了,金戒指居然变成了两根亮闪闪的金砖和一小袋金首饰。看到这么多黄金,叶女士一下慌了神,以为遇到了诈骗,便立即拨打了报[全文]
    2024-12-22 02:08
  •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 李晗)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显示,12月18日北京新房网签607套,网签面积42048.91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178套,网签面积24179.81平方米;二手房网签956套,网签面积81152.41平方米,其中住宅网[全文]
    2024-12-20 02:09
  • 12月18日,从民政部官网获悉,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联合发布风险提示,警惕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两部门表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隐蔽性强、扩散范围广、资金转移快、打击难度大等特点,严重侵害[全文]
    2024-12-19 02:03
  • 岁末之际,酒类、糖果等商品进入消费旺季。为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线索,联合知名白酒商标权利人深入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中关村街道烟酒产品专营店,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商品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中,发现假[全文]
    2024-12-14 02:06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新疆新闻报 xj.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